機場簡介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Changchun Longji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GQ,ICAO:ZYCC),位于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距長春市中心約32公里,為4E級民用機場,是中國東北地區四大國際機場之一,東北亞航空樞紐門戶,東北亞區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樞紐,干線機場。
2005年8月,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投入使用,正式通航。此后,長春龍嘉國際機場陸續擴建。目前,機場有兩座航站樓,總面積20.1萬平方米,有60個機位,一條3200米的跑道。運營航線150條,通航城市73個。
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1393.4969萬人次,同比增長7.4%;貨郵吞吐量88901.6噸,同比增長7.0%;飛機起降98816架次,同比增長6.5%;分別位居中國第30位、第31位、第37位。
歷史沿革
1931年9月20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在位于長春西北部的梁家窯、寥家油坊和李家粉房等三個村落之間建立寬城子機場,占地面積710萬平方米。1932年6月21日,機場與沈陽等地正式通航,開辦貨運和郵件。同年9月26日,表面上隸屬偽滿洲國交通廳路政司(后改為航空司)、實質上由關東軍控制的偽滿洲航空株式會社成立,全權負責經營這個機場并開始客運。
1941年,長春大房身機場始建,是日本統治東北時期的民航機場,位于長春市中心西10.5公里處,占地面積300萬平方米。
1948年長春解放后,寬城子機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航空學校接管使用。后來,由于這個機場沒有發展余地,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于1955年停止使用。
1961年,吉林省民航管理處和長春航空站由長春大屯機場遷入大房身機場。
1962年,長春民用航空站加入國內干線航班飛行,航線為北京-沈陽-長春-哈爾濱。
1972年起,經過空軍和民航對大房身機場的改造,機場具備了保證運-7、安-24以下機型起降的能力,并開始修建候機樓。
1974年4月,候機樓竣工投入使用。
1985年起,長春大房身機場進行擴建,“結束了長春機場只有一條航線、一種機型、一個航班的落后局面”。
1993年,長春大房身機場修建了國際候機樓。
1998年5月,由于城市建設與機場運營矛盾日益突出、軍民兩用嚴重不便,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新建長春民用機場工程立項。
2005年8月27日零時,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結束了吉林省省會城市沒有民航專用機場的歷史,大房身機場民航部分歸還空軍。
2009年6月24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開始實施一期擴建。
2016年4月,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啟動建設。
2018年10月28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T2號航站樓正式啟用。
建設規模
建設分期
一期擴建
2009年6月24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開始實施擴建。擴建后候機坪22萬平方米,停機位32個;候機樓7.3萬平方米,設備齊全。啟動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實現民航、鐵路、公路、軌道、常規交通、出租車等多種方式的無縫對接。跑道材質為水泥,長3200米、寬45米,可起降大中型客機。
目前,T1航站樓目前僅提供國際航班保障,候機廳設有母嬰室、飲水處、充電樁及電扶梯等基礎服務設施。
二期擴建
2015年10月,工程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航站樓及高架橋工程、飛行區工程、配套工程。航站樓工程新建12.8萬平方米的航站樓、5萬平方米地面停車場和4萬平方米地下停車樓;飛行區工程新建長1068.5米的第二平行滑行道、兩條快速滑行道、一條垂直聯絡道及28個停機位的站坪;配套工程新建供電、供水、供暖、污水廠及輔助生活用房等。由于T2航站樓的空間面積比較大,為節約旅客乘機時間,2樓走廊的位置,設有6條長約50米的自動步道,乘客可通過自動步道快速到達行李提取處。2號航站樓商業、餐飲店面主要覆蓋于航站樓的出發大廳、到達大廳和國內隔離區三大區域,其中商業經營涵蓋書刊音像、服裝服飾、兒童玩具、電子產品等多元化品類業態,餐飲方面包括中餐、西餐,可滿足旅客就餐多樣化需求。
T2航站樓共分4層,地上3層,地下1層。三層:國內航班出發大廳,主要用作旅客值機、國內安檢;二層:旅客到達通道及中轉流程辦理區域;一層:到達大廳,主要用作行李提取,迎接國內到達航班旅客;地下一層:地下換乘通道,通往龍嘉高鐵站和地下停車樓。
運營情況
航線航點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有中國南方航空一家基地航空公司,有運營航線150條,通航城市73個。
人工值機
值機時間
2016年1月1日起,機場對所有出港航班提前40分鐘停止辦理乘機手續,提前15分鐘關閉登機口,提前10分鐘關閉飛機艙門。
值機柜臺分布
T1航站樓:乘坐國際或港澳臺航班的旅客在T1航站樓值機島辦理乘機手續。
T2航站樓:中國國際航空、深圳航空、山東航空、東方航空、上海航空、青島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天津航空、金鵬航空、祥鵬航空、長安航空、吉祥航空、東海航空、成都航空、昆明航空、長龍航空、西藏航空、湖南航空、河北航空、桂林航空、中國聯航、江西航空、幸福航空、春秋航空、九元航空、南方航空、四川航空、廈門航空、重慶航空等30家公司國內航班。
出發大廳共設56個值機柜臺,分布在4個值機島內,其中B島為機場問訊處。各航空公司值機柜臺分布如下:A島:春秋航空、九元航空。B島:南方航空 四川航空 廈門航空 重慶航空。C島、D島:自助值機、吉祥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東海航空、成都航空、金鵬航空、天津航空、長安航空、祥鵬航空、昆明航空、長龍航空、西藏航空、湖南航空、河北航空、桂林航空、中國聯航、江西航空、幸福航空、中國航空、深圳航空、山東航空、東方航空、上海航空、青島航空。
便民設施
客貨運量
2012年11月9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萬人次。
2017年11月13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
2012年11月9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萬人次。
特色服務
自助值機
手機值機
2017年1月,機場開通手機值機服務,還可以提前選座位。旅客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可以通過手機辦理值機選位。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后,點擊菜單中“微信值機”,選擇“微值機”,按照提示,輸入“證件號、手機號、驗證碼”,查驗行程信息后選座辦理值機手續,并生成二維碼;到達機場后,可以通過手機值機設備掃描已生成的二維碼(在“辦理值機”頁面下“已辦理行程”中查找生成的二維碼),打印登機憑證,直接安檢登機。若有行李需要托運,可補辦行李托運。
自助值機
2018年10月,T2航站樓正式投入運營。C、D島之間設有20臺自助值機設備,C島設有6臺自助托運行李設備。A、B島之間設有8臺自助值機設備。
中轉聯程
機場內有聯程登機牌的旅客,可以通過航班顯示屏或問訊處工作人員確認所乘航班的登機口信息,并參考樓內的中轉旅客引導標識指引,前往相應候機區候機。無聯程登機牌的旅客,參考航站樓內的中轉旅客的引導標識指引,前往2層轉機處辦理登機手續。
部分航空公司沒有開通中轉業務,詳情可以至中轉柜臺或向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咨詢。
特殊旅客服務
特殊旅客服務是長春龍嘉國際機場針對航站樓內老、弱、病、殘、孕、幼等特殊群體旅客設立的服務項目,免費為特殊群體旅客提供服務:輪椅使用服務、無人陪伴服務、特殊旅客優先登機服務、空鐵聯運服務,服務需要旅客進行預約,在購買機票時提出相關服務申請。
交通換乘城際鐵路
長琿城際鐵路龍嘉高鐵站位于長春龍嘉國際機場T1航站樓正南方向,與機場南側公路并行,站房形式為地下車站。長琿城鐵成為國內第一條實現鐵路和空港間零換乘的城際鐵路。從城鐵下來的乘客可以通過地下通道直接步行抵達航站樓。龍嘉站可乘高鐵直達長春火車站、長春西站以及吉林站。
龍嘉高鐵站與長春龍嘉國際機場T2航站樓有地下連廊,需要從1號通廊向北步行至與3號通廊交界處后,一直向東前進即可到達。
長春西站至龍嘉站往返每天3車次,歷時27分鐘;龍嘉站至長春西站每日1班次,歷時27分鐘;長春站至龍嘉站每天24車次,歷時14分鐘;龍嘉站至長春站每天22車次,歷時14分鐘。吉林站至龍嘉站每天20車次,歷時30分鐘;龍嘉站至吉林站每天21車次,歷時30分鐘。龍嘉站至九臺南站每天2車次,歷時7分鐘,九臺南站至龍嘉站每天1車次,歷時7分鐘。
長春-吉林城際高速鐵路列車票價:
長春站?龍嘉站:一等座15元,二等座8.5元
吉林站?龍嘉站:一等座37元,二等座22.5元
九臺南站?龍嘉站:一等座10元,二等座5.5元
長春西站?龍嘉站:一等座25元,二等座14.5元
注:詳情請查看機場官網列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所獲榮譽
建設規劃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三期設計規模為客運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7萬噸。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樞紐一期北區先行建設施工,并于2018年6月與機場T2航站樓同步投入使用。工程完工后,將適時進行樞紐一期南區建設,按照規劃,一期南區將與地鐵線、九臺隧道同步建設,包括龍嘉高鐵站東擴站房、地鐵站、長途客運站、綜合換乘大廳。按照規劃,還將建設樞紐二期工程和T3航站樓,樞紐二期位于長吉高鐵線與未來的T3航站樓之間,將來樞紐二期與T3航站樓同步建設。
價值意義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是東北地區交通對接、產業合作的樞紐,其助力吉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作用已經凸現。同時,機場也是國內重要的大型樞紐機場,是吉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吉林省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大成果,為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隨著機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客貨運量的大幅增長以及航線對吉林省融入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影響不斷加深,龍嘉機場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其客流、貨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資源要素的集聚作用,已經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